中国猪肉行业网 - 猪肉行业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通胀压力开始减弱!四季度猪肉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未来CPI增速有望下行
3.biz | 商业搜索

通胀压力开始减弱!四季度猪肉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未来CPI增速有望下行

信息来源:zgzrw.com   时间: 2022-10-15  浏览次数:37

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上涨2.8%;环比涨幅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1—9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2.0%。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方面,9月份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涨幅继续回落。具体来看,PPI同比上涨0.9%,环比下降0.1%。1—9月平均,PPI比去年同期上涨5.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3%。

“9月份,各地区各部门持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居民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降,国内部分行业需求回升,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但下行态势趋缓。”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说。

据测算,在9月份2.8%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0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CPI同比上涨2.8%,猪肉、蔬果涨价较多

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尽管短期猪肉、蔬菜有所波动,但整体民生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在CPI的食品中,从环比来看,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4.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占CPI环比总涨幅四成多。

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回升,加之看涨预期下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价格继续上涨,但在中央储备猪肉投放等措施作用下,中下旬涨势有所趋缓,全月平均上涨5.4%。

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7%转为持平,其中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2%和1.3%。除此之外,服务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其中受暑期结束及疫情散发影响,跨区域出行减少,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行社收费价格分别下降9.9%、2.9%和1.3%。

PPI方面,在保供稳价措施持续显效等因素作用下,PPI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影响,带动了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8%。与此同时,在基建投资项目逐步实施下,金属、水泥等相关行业需求回升,价格降幅均有收窄。

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9月物价走高,但由于国内积极畅通物流运输,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尽管短期猪肉、蔬菜有所暴跌,整体上民生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CPI同比继续处于3.0%以内。

“受猪肉、蔬菜价格涨幅扩大推动,猪肉季节消费回升、局部极端气候影响扰动二者短期供给;非食品价格温和,核心CPI同比处于‘1时代’,也在一定程度反映整体消费需求偏弱。”周茂华说道。

PPI方面,周茂华分析称,9月PPI同比进一步回落至0.9%,主要是9月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进一步回落,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措施效果,叠加去年高基数影响。同比放缓,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投入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和消费。

从趋势看,接下来PPI同比或将延续回落走势,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趋缓,欧美滞胀风险上升与海外金融环境收紧,国际大宗商品继续承压及去年高基数影响,将带动PPI同比趋势放缓。

四季度猪肉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今年以来,持续回升的猪价为各猪企带来了希望。

据中国养猪网显示,10月13日,生猪均价为27.16元/公斤(13.58元/斤),环比上涨了14.84%;同比上涨131.15%,大部分地区的猪价已涨入“13元/斤时代”。

图源:图虫创意

作为保供稳价措施的一部分,从8月底开始,国家发改委积极调控生猪市场,保障市场充足供应,稳定生猪价格。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猪肉储备。

周茂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近期猪肉价格走高,主要是国内餐饮服务需求回暖,季节消费需求增加带动猪肉价格上涨。再加上部分养殖户惜售、二次育肥,对国内生猪市场供给构成一定波动。

“猪肉价格不同于以往周期,国内生猪产能基本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在国内加强市场供需调控和引导的情况下,猪肉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猪肉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从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数量高于常年看,市场对明年过剩有预期。”周茂华说道。

展望四季度,在周茂华看来,预计四季度CPI同比小幅走高,在3.0%附近波动;PPI同比或将延续放缓走势。

周茂华表示,受国内需求回暖和节日因素带动,日用消费品等价格出现一定上涨,但国内需求处于恢复阶段,粮食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处于合理区间,居民日用品供给充足,叠加去年四季度物价整体基数抬升,物价保持温和可控。

其中,对于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问题,周茂华认为四季度猪肉价格整体将有所上升,但预计上行空间很有限。“供需缺口并不大,且四季度受天气变化、节日效应,猪肉需求往往存在季节性增加,以及能繁母猪存栏波动及少数养殖户惜售等,对四季度市场供需构成一定扰动。再者从本轮猪肉养殖利润看,价格大幅上涨支撑不强。”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亦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不断收紧,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由前期单边上涨转为宽幅波动,我国面对的外部通胀压力整体减轻。但他还强调,鉴于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冬季到来后美欧能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欧美通胀的全面性和高粘性也不容忽视,四季度外部通胀居高不下的概率较高。

“同时,我国通胀压力将开始减弱。”温彬指出,CPI方面,食品特别是猪肉价格依旧是重要的支撑力量,不过随着政府冷冻猪肉储备投放等调控措施的显效,未来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减小。核心通胀方面,9月继续下行不及预期,未来回升仍需要依靠内需的复苏。最后,由于去年基数较高,10月和11月CPI同比增速转为下行的可能性增大。

PPI方面,温彬认为,四季度去年基数抬升带来的同比增速回落效应较强,而同时输入型通胀压力已较前期减弱,叠加下游需求偏弱,基本可以确定PPI将进入通缩区间。

“受大宗商品价格整体继续承压,国内保供稳价措施稳定国内商品原材料价格,叠加去年基数效应,PPI同比有望滑入负值区域。其中,大宗商品方面,主要受海外主要央行激进加息,金融环境收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继续对商品价格构成抑制。”周茂华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CPI与PPI的剪刀差有望进入负值区域。剪刀差缩窄有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从而稳定和提振企业经营信心,有助于提振微观主体活力。不仅如此,剪刀差的缩窄还有助于舒缓上下游价格传导压力,降低输入型通胀风险。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猪肉行业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