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猪肉行业网 - 猪肉行业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海外肉企的中国视角:“中国胃”增长迅速 草饲红肉领域近乎空白|行业观察
P.biz | 商业搜索

海外肉企的中国视角:“中国胃”增长迅速 草饲红肉领域近乎空白|行业观察

信息来源:zgzrw.com   时间: 2022-08-27  浏览次数:6

财联社8月26日讯(记者 王平安 张晨静)“无肉不欢”的中国市场已成为海外肉企的青睐对象。在近期上海举办的2022 AMCC肉类消费论坛上,财联社记者获悉,中国市场成为很多海外肉企的第一大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疫情扰乱、价格较高等原因,洋品牌进驻中国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海外肉企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发现,随着国内肉类消费升级,高质量牛羊肉需求增大,高附加值草饲红肉成为破局的关键点。

海外肉企青睐国内市场

在AMCC论坛现场,财联社记者对银蕨农场、爱尔兰食品局和爱阁食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等海外大型肉企进行了独家专访,在交流中发现,“增长迅速”是多家海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共同评价。

对于中国肉类消费市场的感知,银蕨农场中国区总经理王臻表示:“在过去几年,中国肉类市场增速明显快于同样的发达国家,我们发现中国肉类消费市场对优质动物蛋白需求非常旺盛。此外,中国发达的电子商务系统为持续增速提供保障,国外还在依赖传统渠道,而国内配送30分钟-1个小时甚至只是合格线。现在国内消费依然在快速迭代,以预制菜为例,或许在2030年中国就会出现预制菜的寡头或主流玩家,国内用7-8年就可以走完日本、欧美的预制菜的发展路程。”

(银蕨农场中国区总经理王臻 受访者供图 )

据了解,银蕨农场成立于1948年,是新西兰领先的优质牛肉、羊肉和鹿肉及其相关产品生产商和出口商,产品已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完整的物流体系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吸引下,中国正逐渐转变为海外大型肉食企业的最大消费市场。

爱尔兰食品局暨爱尔兰驻沪总领事馆农业食品处(Bord Bia),是爱尔兰农业、食品及海事部下辖政府机构,负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宣传爱尔兰的农业食品及园艺。其驻华代表处主任苏礼文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前因为有限配额,爱尔兰向中国出口量一直没有提升,现在放开了肉类销售,加之消费者收入提升,中国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现在很多海外肉企第一大市场都是中国。”苏礼文进一步补充道。

会议现场介绍,此前美国是银蕨农场主要市场,但现在中国已成为其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财联社记者王平安采访苏礼文 )

洋品牌难抓中国胃?

不过,由于多样的消费习惯、激烈的市场竞争,海外品牌想要抓住“中国胃”并不容易。

当前中国肉食发展较为成熟,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双汇发展(000895)(000895.SZ)拥有我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形成了完整的跨国产业链,高温肉制品中,双汇市场份额已达60%。除此以外还有雨润食品(1068.HK)、金锣集团、龙大美食(002726.SZ)等大型肉企,行业竞争加剧。

疫情侵扰也给海外肉食进口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对作为智利领先动物蛋白(鸡肉,猪肉,火鸡肉)生产商,出口至50多个国家爱阁食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带来了一定困扰。

爱阁中国区总经理Joaquin Vilajuana 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新冠疫情可能会关闭边境,而且省与省之间也会封控,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必须反应迅速,把我们的货物从一个地方快速的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来,快速响应本地市场的需求。”

除了快速反应,疫情还带来成本上升。Joaquin Vilajuana进一步表示:“我们要先进口,再分销,所以疫情环境下我们进口分销环节成本增加45%。所有的中国进口港口都要求我们的货物进行消毒以及测试,货物要在港口多停留10天以上的时间,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资金上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运营方面的压力。”

(爱阁中国区总经理Joaquin Vilajuana 受访者供图)

最重要的是,海外肉食在国内很难具有价格优势。

“我们做大宗商品贸易没有自由贸易协议,也没有价格优势,我们只能做高附加值产品,当然我们也希望走这样的路线。”苏礼文如此表示。

为了做好高端产品,更加契合中国饮食习惯,银蕨农场和爱阁都在中国组建了本地化的销售网络,并且对国内各地的消费习惯做了统计,然后对于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适当的营销服务。

草饲红肉领域成为突破点

与欧美消费习惯不同,猪肉和鸡肉在国人餐桌上占据肉类消费的主导地位。国内诸如双汇发展、温氏股份(300498)(300498.SZ)、新希望(000876)(000876.SZ)和圣农发展(002299)(002299.SZ)等肉制品加工企业也主要围绕猪禽展开。根据2021年国家统计年鉴,除了在青海、新疆、西藏三地,牛肉、羊肉比猪肉畅销,在其他地区,猪肉的人均消费量都是牛肉、羊肉的倍数,最高能达到10倍。

但随着健康理念普及,中国肉类来源更趋于多样化,根据wind数据,近两年中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中猪肉占比不断降低,低脂高蛋白的牛肉等草饲红肉在肉类消费中有所提升。

王臻表示:“其实我们能看到双汇、得利斯(002330)(002330.SZ)等国内龙头肉企都不约而同要做牛肉,牛肉作为优质的动物蛋白逐渐得到认可,在我们看来,牛肉是未来10至20年能够稳步发展的品类。”

国内肉牛养殖属于高耗能、高耗水和重污染的行业,多数是通过育肥和圈养方式养殖,因此肉牛养殖成本较高,而海外天然牧场地广人稀,养殖成本较低,进口成为最优选择。

事实上,国内肉牛、肉羊养殖尚未规模化,也未形成行业龙头,多数肉牛养殖企业还需要进口补充。这意味着,草饲红肉领域成为海外肉企的突破点。

在草饲红肉领域,海外肉企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苏礼文认为,全产业链模式能够按照统一的安全标准生产,对市场的反馈也很及时,同时控制成本,规模效益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传统的猪牛羊,鹿肉已成为新兴的红肉食材。王臻表示,中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包含鹿肉,鹿肉作为一种高档食材,脂肪含量低于2%,比鸡胸肉还要“瘦”,富含丰富的铁元素,公司正在探索如何向国内消费市场更好的呈现这个产品。

(编辑 刘琰)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猪肉行业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