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7月13日电 (杨京川)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屡创新高,高粮价拉动下也加重了养殖端成本压力。成本与价格的剪刀差是否仍存在?高粮价对养殖端有何影响?如果高粮价持续是否会造成猪企减产?猪肉股下半年表现被看好吗?
针对上述问题,在7月13日中新经纬举行的第三期V观财报圆桌会线上活动上,中航基金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和东北证券(000686)农业首席分析师王玮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王玮首先指出,剪刀差在一季度是比较明显的。俄乌冲突后,全球粮价出现较快速的明显拉升,同时国内猪价持续下跌,这种剪刀差的影响也在上市公司一季度财报中有比较明显的表现。
“二季度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拐点越来越清晰,猪价同期持续反弹,这种剪刀差的影响越来越小。”王玮指出,另一方面,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因此粮价的上涨势必会推升养殖成本。
王玮还表示,猪价的定价因素短期内不会完全由成本决定,行业短期的定价模式还是供需。但长期来看,由于成本推升,势必造成猪价无变动情况下盈利的下降。
邓海清也指出,从生猪价格的成本端来看,饲料价格占整个生猪成本中非常大的比重,目前还很难看到有比较快速下降的空间,因为全球粮价高企的局面客观上依旧存在。
针对是否看好猪肉股下半年表现的问题,王玮回应称,养猪股可能在下半年出现一定分化。下半年猪价可能不会进一步出现明显持续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会逐渐回归理性,把业绩放在比较关键的方向,不可能光看猪价,因为猪价持续上涨的动力不足。”王玮称。
“从业绩角度来看,还是要关注上市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是否能真的把成本降下来,能降到什么样的程度,是否能达到之前给市场传递的预期。”王玮称。
王玮指出,下半年猪肉板块的股价表现可能会出现一定分化,不可能像目前出现整体性的板块性行情,更多还是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成本管控。
邓海清对王玮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表示,目前猪肉价格上涨,包括整个猪行业的股价的上涨,其实是一种修复性行情。
“这一次资本市场的上涨行情,可能更多的反映就是修复性行情。”邓海清指出,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目前还是散户主导型市场,猪价的上涨空间也有限。(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